國內經濟最新動態 | |
109.3 | ▲ |
景氣綜合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9.0) |
|
9.22% | ▲ |
經濟成長率(第 4 季) (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29%) |
|
50.1% | ▲ |
出口值年增率(3 月) (2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32.6%) |
|
43.7% | ▲ |
外銷訂單年增率(3 月) (2 月份外銷訂單年增率 36.3%) |
|
5.67% | ▼ |
失業率(3 月) (2 月份失業率 5.76%) |
|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 |
3.2% | ▼ |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5.6%) |
|
9.7% | ![]() |
美國失業率(3 月) (2 月份失業率 9.7%) |
|
11.9% | ▲ |
中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10.7%) |
|
24.2% | ▼ |
中國出口值年增率(3 月) (2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45.7%) |
註︰▲ 或 ▼ 或 |
綜合分析報告(2010 年 2 月)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全球經濟活動回溫
2009 年下半年以來,全球主要國家之經濟多已走出金融風暴後的衰退,陸續恢復成長,其中以中國與印度的反彈最為強勢。各國政府採用刺激景氣之財政與貨幣政策逐漸發生效果。依據 OECD 所發布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由 2009 年 2 月最低點 92.3 連續上升 10 個月至 12 月 103.1 。該數值連續四個月超過 100 ,顯示全球經濟活動已明顯復甦。
多數國際研究機構預測今年(2010)全球經濟將呈現溫和復甦,但因全球失業率依然維持高檔,歐元區國家財政拮据,「環球透視」公司( IHS , Global Insight )指出全球經濟再次衰退的風險仍高。依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所發布最新報告, 2010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由去年(2009)之 -0.8% 轉升為 3.9% , 2011 年更進一步成長 4.3% 。
在物價方面,西德州原油現貨價格自 2009 年 1 月的低點 41.68 美元開始回升,至 12 月底已達每桶 79.36 美元,主要係因弱勢美元與對於復甦前景看好所造成。各主要國家之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及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呈回升趨勢, IMF 預測 2010 年全球通貨膨脹率為 2.9% 。
2. 美國經濟增溫,進出口貿易衰退減緩
2009 年第 4 季,美國經濟成長率(與上季比,折算成年成長率)由第 3 季 3.5% 進一步上升至 5.7% ,係衰退近一年後連續二季正成長。貿易出口值、進口值成長率之衰退巨幅減少,根據美國海關統計,2009 年 11 月出口值年增率已從 10 月的衰退 9.8%(與去年同期比)減少至 2.5% ,進口值由 10 月的衰退 21.0% 減少至 11 月的 3.1%。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由去年 3 月開始連續衰退 8 個月,已轉為 11 月成長 1.8%、12月成長 2.7%,顯示消費者購買力回溫。聯邦資金利率仍維持在 0% 至 0.25% 之水準。
在勞動市場方面,在 10 月失業率到達近年高點 10.2% 後, 11 月與 12月失業率維持在 10% , 2010 年 1 月則下降至 9.7% 。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09 年 2 月(91.0)以來,已連續 8 個月上升至 12 月份 (101.5)。
IMF 預測美國 2009、2010 與 2011 三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2.5%、2.7% 與 2.4% 。
3. 歐元區經濟衰退幅度微幅縮小
2009 年第3季,歐元區經濟年成長率由第 1、2 季之 -5.0%、-4.8% 略縮為 -4.0%。其中德國之經濟年成長率由第 2 季之 -5.8% 回升到 -4.8% ;法國之經濟年成長率則由第 2 季之 -2.8% 回升到 -2.3%。
在勞動市場方面, 2009 年 12 月歐元區失業率略提升至 10.0% 高檔,顯示出失業問題仍將是歐元區經濟復甦的一大隱憂。希臘政府財政赤字爆發危機,引起擔憂類似問題將蔓延至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與義大利。
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則自 2009 年 1 月 (92.5)以來連續 11 個月上升至 12 月份 (104.9) 。 IMF 預測歐元區 2009、2010 與 2011 三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3.9% 與 1.0% 與 1.6% 。
4. 日本經濟連 2 季正成長,進出口衰退趨緩
2009 年第 3 季日本 GDP 成長強勁復甦,其第 3 季實質 GDP 較上季成長 0.3%,換算年成長率約為 1.3%,係連 4 季負成長後連 2 季轉為正成長。
對外貿易方面,雖然仍呈現衰退,但衰退幅度已經大幅減緩,出口值成長率(與去年同期比)由 11 月的 -6.3% 反轉為 11 月的 12.0%;進口值成長率由 11 月的 -16.8% 減少至 12 月的 -5.5%。出口值成長率是自 2008 年 10 月以來首次由衰退轉為成長。
勞動市場方面,失業率雖仍偏高,自 4 月以來已連續 9 個月維持在 5% 以上,但在 7 月後已由 5.7% 的最高點緩步下降至 12 月的 5.1%。 12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7% ,連續 11 個月呈現向下走勢,顯示通貨緊縮情況並沒有改善。
IMF預測日本 2009、2010 與 2011 三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5.3%、1.7% 與 2.4% 。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於最新報告中則預測日本 2009 年、2010 年經濟成長率為 -5.8% 與 1.2% 。
5. 中國經濟成長力道強勁,進出口由衰退轉為成長
2009 年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率由第 1 季 6.1% 、第 2 季 7.9% 增溫至第 3 季成長 8.9% ,第 4 季更成長 10.7% 。國際貿易方面,進口值與出口值分別在 11 月、12 月時由衰退轉為正成長。 11、12 月出口值(與去年同期比)由衰退 1.2% 轉為成長 17.7% ,進口值則自 11 月的成長 26.7% 進一步增加到成長 55.9%。月出口值連續 6 個月超越千億美元,月進口值亦再度突破千億美元。
工業生產年增率 (與去年同期比) 自 2009 年 6 月以來,已經連續 7 個月超過 10% 的成長率: 10、11、12 三個月的年增率分別為 16.1%、19.2% 與 18.5% 。
IMF 預測中國大陸 2009、2010 與 2011 三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8.7%、10% 與 9.7%。亞洲開發銀行則預測 2009、2010 兩年分別成長 8.2% 與 8.9% 。
6. 亞洲新興國家景氣回溫
亞洲新興國家於 2009 年第 3 季的經濟成長率均較上季有改善,除印尼(4.2%)與菲律賓(0.8%)繼續維持經濟正成長外,韓國由第 2 季衰退 2.2% 轉為第 3 季成長 0.6%,新加坡由第 2 季衰退 3.5% 轉為第 3 季成長 0.8%;其餘國家仍呈負成長:香港(-2.4%),馬來西亞 (-1.2%) 與泰國 (-2.8%),惟衰退幅度均有縮小。部份國家已公布 2009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均較第 3 季成長幅度為大,如韓國 6.0%、新加坡 3.5%、菲律賓 1.8%。
在勞動市場方面,2009 年 12 月份失業率南韓為 3.5% ,香港 4.9% ,新加坡第 4 季失業率則為 2.1%,各國失業情況已因景氣反彈而趨於緩和。
IMF預測 2009、2010 兩年經濟成長率韓國為 0.25% 與 4.5%,香港為 -3.6% 與 3.5%,新加坡為 -1.7% 與 4.3%。亞洲開發銀行則預測這兩年經濟成長率南韓為 -2% 與 4.6%,香港為 -2.0% 與 3.0%,新加坡為 -2% 與 4.5%。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經濟景氣穩定回溫
2009 下半年以來,台灣經濟受到全球景氣復甦之激勵,加上政府擴大公共建設支出與寬鬆貨幣政策的成效,失業率逐步降低,出口貿易由衰退轉為正成長。經建會公佈之景氣對策信號 10 月份回升到景氣成長相對穩定的綠燈, 11、12 兩月則轉為景氣微熱的黃紅燈。自 2009 年 1 月份開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已連續 11 個月上升,從 1 月份的 84.9 上升至 11 月份的 102.7 與 12月份的 104.6。
2. 第3季經濟成長衰退大幅緩和
2009 年年初以來台灣出口受到全球金融風暴之衝擊而呈現嚴重衰退,以致經濟成長率第 1 季衰退幅度達 9.06%,創歷年最大降幅。第 2 季略有改善,衰退幅度 6.85%,第3季更進一步復甦而僅衰退 1.29%,係金融風暴發生以來衰退幅度最低的一季。主計處預測 2009 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將首度由負轉為正成長 6.89%。全年經濟成長率則為 -2.53%。
3. 民間消費溫和成長,民間投資衰退減緩
2009 年第 1 季雖有政府發放消費券之激勵,但效果不如預期,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1.96% 。第 2 季衰退減少至成長率為 -0.61% ,直至第 3 季才由負轉正為 2.21% 。主計處預測 2009 年第 4 季之民間消費成長率將提升為 3.89%。
2009 年第 1 季因國外需求持續低迷,多數廠商產能利用率偏低,加上不動產市場景氣下滑,致民間投資成長率降為 -35.53% 。第 2、3 季的衰退幅度減緩為 -30.75% 與 -13.31% 。主計處預測第 4 季民間投資態度將轉趨熱絡,成長率將由負轉為正 8.94% ,全年成長率則為 -19.56% 。
4. 出口值與外銷訂單大幅成長
2008 年 9 月以來,出口值持續衰退 13個月,惟衰退幅度至 2009 年 6 月後趨於減緩,至 2009 年 10月 為 -4.7% 。 11 月在全球景氣回穩及比較基期較低下,出口恢復成長 19.4% , 12 月出口更大幅成長 46.9% 。 2009 年整年度的出口值由衰退轉為正成長 3.6% 。
外銷訂單方面, 2009 年 1 至 9 月之平均年增率衰退 15.8% 。 10 月已由負轉為正成長 4.4% ,在全球景氣逐步好轉與上年同期基期偏低影響下, 11 月外銷訂單大幅成長 37.1% , 12 月份更進一步成長52.6%。
5. 失業率緩降,薪資續降,消費者物價轉為正成長
由於 2009 年前半年國內景氣低迷,失業率持續上升,8 月時達 6.13% 之歷史新高,然因全球第 3 季後之經濟情況好轉,11 月失業率已下降至5.86%,12 月再進一步減至 5.74% 。 2009 年 11 月之製造業平均薪資為 36,732 元,比去年同期成長 2.74% ,較上月薪資衰退 1.78%。今年 1 至 11 月之平均薪資為 38,988 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10.34% 。
雖然國內經濟衰退減緩,失業率降低,薪資仍較去年同期減少,有效需求不振,國內物價尚有下跌壓力。 2009 年 1 至12 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年增率為 -0.87%。 11、12 兩月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分別為 -1.61% 與 -0.21%。至 2010 年 1 月時才由負轉為微幅正成長 0.29% 。
6. 國內經濟展望
自 2009 年下半年起,全球經濟已經緩步回溫,世界貿易量亦恢復成長,加上政府實施擴大公共建設政策,民間消費與投資信心預料將逐漸恢復,第 3 季之各項經濟數據多已有所改善,預估第 4 季起台灣經濟景氣將明顯復甦,2010 年之經濟成長率亦將轉為正值。
以下為國內外預測機構對台灣 2009、2010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估:
2009 | 2010 | |
行政院主計處 | -2.53% | 4.39% |
中華經濟研究院 | -3.72% | 4.65%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3.46% | ─ |
台灣經濟研究院 | -2.89% | 4.21% |
台灣綜合研究院 | -4.45% | ─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 -4.10% | 3.70% |
亞洲開發銀行(ADB) | -3.00% | 3.50% |